不断增强复议履职能动性,黄浦这么做!
2023-08-12 16:04:55来源:上海黄浦
行政复议作为行政管理相对人行使救济权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是纠正行政主体作出的违法或者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以保护行政管理相对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随着行政复议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行政复议公正高效、便民为民的制度优势和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不断凸显。黄浦不断增强复议履职能动性,积极发挥行政复议定分止争的主渠道作用。
【资料图】
畅通渠道,便民举措走新走心
黄浦全方位畅通复议申请渠道,切实发挥好行政复议公正高效、便民为民的制度优势,提升申请行政复议的便捷性。
畅通行政复议“最先一公里”。黄浦区已率先实现各街道基层服务点全覆盖,搭建起了由区司法局接待窗口、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咨询点以及基层服务点组成的黄浦区“1+1+10”行政复议便民服务网络。今年以来,现场接待120余人次,接答咨询电话近400个。
实现复议申请“零距离”。目前黄浦区已构建全时段申请体系,实现当面、邮寄、网络多渠道申请模式。做好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咨询服务点日常接待和复议咨询专线接答工作的基础上,黄浦区数字法律服务平台已与市局线上申请系统对接,进一步优化“掌上复议”功能。上半年收到的365件行政复议申请中,网上申请256件,占申请总数的70%。
完成行政复议局新址启用准备工作。区行政复议局新址建设已完成,新的办公场所满足了接待、听证、调解、阅卷、审理等复议全流程“开门办案”的工作要求,为群众提供更好的复议体验。5月25日,司法部在复议局新址开展专项工作调研,对新址建设表示高度肯定。
加大宣传,提高行政复议知晓度。参加“直通990”上海新闻广播电台节目,积极宣传网上申请平台等行政复议的便民举措,解答群众对化解行政争议的疑问。
多措并举,提升复议办案质效
增强复议履职能动性,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切实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
以办理新类型案件加强实践锻炼。在办理一起案情疑难复杂涉及消防安全的行政处罚案件时,该案经复议维持后在诉讼阶段,由一中院作为具有普遍法律适用指导意义的新类型案件进行提级管辖,复议决定在一审、二审中均得到维持。
复议审理从“书面审”到“开门办”。黄浦已全面启用全市统一的行政复议应诉管理系统,加强案件跟踪监督,确保审理内容可溯可查、审理过程节点可控,满足申请人线上查询案件进展的客观需求,提高行政复议公信力。注重沟通交流,90%以上的案件通过电话调查、当面谈话、安排阅卷等方式与申请人建立有效互动,破除复议书面审理的弊端,增强案件审理透明度,保证复议结果公正、高效。
促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将调解贯穿行政复议全过程,切实回应申请人诉求,应调尽调,促进争议实质性化解,做到“定纷止争、案结事了”。上半年,受理前化解(即案前化解)的行政争议44件,案中经组织调解后申请人自愿撤回复议申请的67件,总体化解率50.2%。
刀刃向内,发挥监督依法行政的作用
黄浦加强依法审查、有错必纠,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倒逼依法行政、促进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作用。
加大纠错力度。全面审查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及合理性,严格依法纠正行政机关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综合运用行政复议意见书、建议书等监督手段,上半年,共有5件复议纠错案件,对信息公开、投诉举报处理等领域的共性问题制发行政复议建议书3份。
加强情况通报。严格落实行政复议应诉工作向区委区政府报告、向行政机关通报制度,在区委依法治区办2023年第一次(扩大)会议上通报复议纠错情况,指出行政机关执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取得良好的示范监督效应。及时总结工作成效,2篇信息稿分别被市委办公厅、市委政法委录用。
“个案纠错+源头治理”双轨并行。运用综合纠错监督机制,在做好个案纠错的同时,注重梳理带有苗头性、倾向性、普遍性的问题,在对交通处罚案件办理中发现在同一路口有多发共性问题,区行政复议局联合区公安分局交警支队,制作法治宣传动画,在多个微信公众号和区公共法律服务窗口开展普法宣传,该动画亦被市局公众号推送。
学习赋能,提升复议规范化水平
黄浦坚持以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过硬的人员队伍为目标,通过业务学习、案例研讨、调查研究等方式,以学促干、以干促学,增强行政复议人员的业务本领。
建立重点类型案件和疑难案件会商研讨制度。根据黄浦区复议案件中公安交通处罚类案件占比大的特点,每月与公安等部门讨论近期重点案件、多发类案,促进行政争议的协调化解,上半年有25%的交通案件已通过协调化解达成“案结事了”;利用法律顾问资源,定期开展复杂疑难案件集体答疑研讨活动。
开展旧改征收工作专题调研。聚焦本区重点征收领域,在征收基地举办调研座谈会,组织区房管部门和征收事务所介绍黄浦区旧改征收的具体方式及实践,为上海市行政协议类案指引的编写工作提供支持。
开展行政复议案卷质量评查。为进一步提升行政复议办案质量,推进行政复议工作规范化建设,根据案件类型特点,制定了黄浦区案件质量评查工作方案,对2022年8月份以来审结的300余件行政复议案件开展一次全面的“体检”,及时补足短板,统一案件审理标准,为提升行政复议工作的规范化水平夯实基础。积极参加市局开展的本年度行政复议案卷评查工作;积极参加本年度行政复议“十大典型案例”、复议应诉“十大办案能手”等评选活动。
示范引领,提升行政机关出庭应诉水平
严格执行区政府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的工作规定,坚持出庭率标准不降低,履行指导协调监督的职责。
落实“庭前提醒+庭后反馈”工作机制。通过出庭应诉告知、月报统计等工作机制,要求行政机关根据“开庭提示通知”提前报送负责人出庭安排,每月底反馈本月行政诉讼案件情况。定期通报全区出庭应诉情况,并向区委区政府报告。
落实败诉案件分析报告制度。及时了解败诉情况,督促涉及败诉的行政机关开展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并在区委依法治区办今年第一次(扩大)会议上通报败诉案件情况,提出工作建议,从源头预防争议产生,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立足示范引导。为进一步加强行政应诉工作,切实提升领导干部的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区行政复议局联合华东政法大学、浦东法院共同推进“三合一”进党校进高校专题活动,进一步发挥“关键少数”学法用法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行政机关行政应诉能力建设。进一步丰富高校法治教育教学模式,增强大学生法治意识。目前已选定开庭案件及活动场地,将在6月中旬开展签约仪式及“三合一”活动。
深化府院良性互动。分管副区长带队参加浦东新区法院2022年度行政审判白皮书发布会;在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扩大)会议上,邀请浦东新区法院通报2022年度我区行政案件司法审查情况,区委书记、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主任杲云就提高出庭应诉率和出庭应诉水平提出要求,并在诉讼白皮书上做专门批示。
今后,黄浦将继续完善复议应诉人员学习培训、内部沟通的长效机制,通过案例研讨、专题研究、观摩庭审、案例编写、优秀文书评比等多种方式,促进复议队伍专业化发展;切实落实两人办案制度,规范审签流程,推动办案更加公正高效;推行复议决定书网上公开工作,建立复议抄告工作机制,加强案卷评查结果运用。同时,对近年来区政府涉旧改征收的行政诉讼案件进行梳理分析,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